vocs不是污染物
VOCS是揮發性有機物。英文“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縮寫,他不是指一種具體的污染物,而是一類污染物的集合概念,為了表達上的方便、簡潔,習慣上常用“VOCs”來簡稱。
VOCs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縮寫,是指在常溫常壓下易揮發的有機化合物。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飽和烴(如甲烷、乙烷、丙烷等)
不飽和烴(如乙烯、丙烯、苯乙烯等)
芳香族化合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醇類(如甲醇、乙醇、異丙醇等)
酯類(如乙酸甲酯、苯甲酸甲酯等)
醛類(如甲醛、丙酮、戊醛等)
酮類(如丙酮、甲基異丁基酮等)
酚類(如苯酚、甲酚等)
鹵代烴(如氯甲烷、四氯化碳等)。
VOCs是大氣污染的重要成因之一,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減少和控制VOCs的排放是環保工作中重要的任務之一。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揮發性有機物,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
空氣。
Vocs廢氣處理設備是一種“封閉式Vocs回收設備”,可以顯著減少釋放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是控制氣污染的來源。處理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的車間的出口和工序中,捕捉并去除釋放或泄漏到大氣中的Vocs的廢氣處理裝置。Vocs是在大氣中變成氣態的有機化合物的總稱,被認為是通過光化學反應產生稱為光化學氧化劑的氧化性物質和粒徑為10μm以下的懸浮顆粒物的原因。為此,2006年生效的修訂后的大氣污染控制法,規定了一定規模以上的Vocs排放處理設備,如涂裝設備,也對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所有Vocs廢氣處理設備企業進行了管理。
VOC s污染控制指標為甲苯,二甲苯,非甲烷總烴。
在如今的工業化社會中,大氣污染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的問題,人們越來越關注環境污染對健康和生態系統的影響。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一類常見的大氣污染物。那么,什么是VOCS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呢?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
VOCS是指在一定條件下能夠揮發成氣態的有機化合物。它們廣泛存在于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中,包括但不限于汽車尾氣、工業廢氣、油漆、溶劑、清潔劑和化妝品等。VOCS可以是短鏈的(如甲醛、苯)或長鏈的(如苯乙烯、甲苯),并且它們具有高度的揮發性。
VOCS的來源非常廣泛,它們不僅存在于人類活動中,也存在于自然環境中。以下是一些常見的VOCS排放源:
以上僅為一些常見的VOCS排放源,實際上,VOCS存在于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VOCS排放到大氣中后,可以通過大氣擴散、化學反應和沉降等過程在全球范圍內傳播。
VOCS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影響:
為了減少VOCS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各國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控制和減少VOCS的排放:
盡管各國在VOCS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由于VOCS的復雜性和廣泛性,控制VOCS排放仍然是一個全球性的挑戰。需要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努力,加強監測與管理,推動可持續發展,減少VOCS對環境和人類的危害。
VOCS作為一類常見的大氣污染物,在現代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了解VOCS的來源、排放、影響以及控制措施,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環境污染問題,保護大氣質量,維護人類健康與生態平衡。愿我們的努力能夠讓未來的環境更美好!
VOCs 的特點是蒸發溫度比水低。大多數在水中發現的合成化學物質,比如殺蟲劑和除草劑,就是VOCs .主要還是有毒物的污染,通過吸入導致肺病,神經系統疾病,癌癥,畸形。
VOCs的來源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全球尺度上,VOCs排放以自然源為主;但對于重點區域和城市來說,人為源排放量遠高于自然源,是自然源的6-18倍。
在城市里,VOCs的自然源主要是綠色植被,基本屬于不可控源;而其人為源主要包括不完全燃燒行為、溶劑使用、工業過程、油品揮發和生物作用等。
目前我國VOCs排放主要來自固定源燃燒、道路交通溶劑產品使用和工業過程。
在眾多人為源中,工業源是主要的VOCs污染來源,具有排放集中、排放強度大、濃度高、組分復雜的特點。
含VOCs的產品
室外排放源主要來自燃料燃燒和交通運輸;
室內排放源主要來自燃煤和天然氣等燃燒產物、吸煙、采暖和烹調等得煙霧,建筑和裝飾材料、家具、家用電器、清潔劑和人體本身的排放等。
煙草行業:油墨、有機溶劑;
紡織品行業:鞋類制品所用的膠水等;
玩具行業:涂改液、香味玩具等;
家具裝飾材料:涂料、油漆、膠黏劑等;
汽車配件材料:膠水、油漆等;
電子電氣行業:在較高溫度下使用時會揮發出VOC、電子五金的清潔溶劑等;
其他:洗滌劑、清潔劑、衣物柔順劑、化妝品、辦公用品、壁紙及其他裝飾品。
vocs原料包含烴類、醇類、酯類、醛類、酮類、有機酸和一些含氮化物。
如柏木、馬尾松、柳杉和香樟可釋放單萜烯和倍半萜烯,油松可釋放右旋萜二烯、β-蒎烯、α-蒎烯、莰烯,合歡花可釋放乙酸乙酯,烏桕可釋放乙酸葉醇酯,桂花可釋放己醛、天然壬醛和癸醛等。
1.冷凝回收法
冷凝法就是將工業生產的廢氣直接引入到冷凝器中,經過吸附、吸收、解析、分離等環節的作用和反應,回收有價值的有機物,回收廢氣的余熱,凈化廢氣,使廢氣達到排放標準。當有機廢氣濃度高、溫度低、風量小時,可采用冷凝法進行凈化處理,一般應用于制藥、石化企業。通常還會在冷凝回收裝置后面再加裝一級或多級的其他有機廢氣凈化裝置,以做到達標排放。
2.吸收法
工業生產中多采用物理吸收法,就是將廢氣引入吸收液中進行吸收凈化,吸收液飽和后進行加熱、解析、冷凝等處理,回收余熱。在濃度低、溫度低、風量大的情況下可踩踏吸收法,但需要配備加熱解析回收裝置,投資額大。涉及油漆涂裝作業企業常用的油簾、水簾吸收漆霧的方法,即常見的有機廢氣吸收法。
3.直接燃燒法
直接燃燒法就是利用燃氣等輔助性材料將廢氣點燃,促使其中的有害物質在高溫燃燒下轉變成無害物質,該方法投資小,操作簡單,適用于濃度高、風量小的廢氣,但其安全技術要求較高。
4.催化燃燒法
催化然后就是將廢氣加熱經催化燃燒后轉變成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水。該方法適用于溫度高、濃度高的有機廢氣凈化處理中,其具有燃燒溫度低、節能、凈化率高、占地面積少等優點,但投資較大。
5.吸附法
吸附法又可分成三種:
1. 直接吸附法,利用活性炭對有機廢氣進行吸附凈化處理,凈化率可達95%以上,該方法設備簡單、投資少,但需要經常更換活性炭,頻繁的裝卸、更換等程序增加運行費用。
2. 吸附-回收法。利用纖維活性炭吸附有機廢氣,使其在趨近飽和狀態下過熱蒸汽反吹,實現脫附再生。
3. 新型吸附-催化燃燒法。該方法綜合吸附法與催化燃燒方法的優點,具有運行穩定、投資少、運行成本少、維修簡單等優點。其利用新型吸附材料對有機廢氣進行吸附處理,使其在接近飽和狀態下在熱空氣的作用下吸附、解析、脫附,接著再將廢氣引入催化燃燒床進行無焰燃燒處理,實現廢氣的徹底凈化處理。該方法適用于濃度低、風力大的廢氣凈化處理中,是當前國內應用最多的一種廢氣凈化處理辦法。
上一篇:廢氣處理裝置的作用
下一篇:vocs國家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