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人員的責任主要包括:一是必須公正和誠實地履行職責并保守公司的有關秘密。二是審計員因失職而使公司、股東或債權人蒙受損失,應承擔相應的經濟賠償責任。
審計人員是專門從事檢查并進一步證實公司會計賬目和報告的正確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專業人員,是作為公司的高級職員。審計人員有權在任何時候查看公司的賬目、單據、合同、會議記錄和獲得在其認為與其職務有關的一切情報以及有權參加任何股東會議并獲得公司在冊股東所得到的一切信息。
企業職工道德規范
(一)、職業道德
1、愛崗敬業:尊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的道德操守。
2、誠實守信: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信守承諾,講求信譽。
3、辦事公道:公平、公正、公道,不謀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權害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濟私。
4、奉獻社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樹立起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自覺為社會和他人做貢獻,盡到力所能及的責任。
5、保密機要:在產品技術、市場、財務、信息管理、人力資源、體系等方面涉及或掌握公司知識產權、專有技術、商業秘密等的工作崗位,明確其特殊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公司的機要不向外公布。
(二)、儀容儀表規范
1、頭發要保持干凈整齊、無異味、無明顯頭屑;頭發不宜過短、不剃光頭、不留怪異發型;男士鬢角不宜長過耳部、發尾長度不觸及襯衫領口;
2、男士不得蓄須、帶耳環;女士化妝淡雅潔凈、不允許濃妝艷抹、不得佩戴炫耀性或易脫落首飾;
3、口氣需保持清新,無異味;
4、指甲應經常修剪,不易超過指頂5mm,保持清潔,不染有色指甲油;
5、不在公眾場合掏耳朵、掏鼻孔、剔牙、抓頭皮、打哈欠;
6、上班時間,一律穿統一工作服、佩戴工作牌、不穿工作服者不得進入工作場所;
7、服裝必須保持清潔、整齊、不能有明顯的污漬和灰塵(特別是衣領和袖口),服裝不出現開線或鈕扣脫落現象,男士不穿短褲,女士不穿超短裙(高于膝蓋250px),不穿薄、露、透式服裝;
8、鞋面應保持清潔,未經許可不得穿拖鞋上班、女士以半高跟鞋(低于175px)為宜、女士襪子以近膚色為宜、男士襪子以近深色為宜;
9、工作場所內,不卷袖子、卷褲腳、翻領子、不得脫鞋、脫襪;
(三)、行為舉止規范
1、早晨上班,與同事相見應主動招呼“您早”、“您好”或“早上好”等,下班互道“再見”、“明天見”等禮貌用語,其他時間見面微笑致意或溝通;
2、進入他人辦公室前,必須先輕敲門(以三下為宜),得到允許方可進入,不得用腳踢門,輕開輕關門;
3、未經許可,禁止帶非公司人員進入辦公場所;
4、廠區通行時,按照廠區標識通行;上下樓梯,遵循右側通行的原則,不跑步上下樓梯,人多時不要擁擠,在通道、走廊行走時要放輕腳步,走右側的中間位置,遇到上級或客戶時,應微笑致意并禮讓先行,并排行走不得超過兩人;
5、中午未經許可不得飲酒、不得酒后上崗,以免影響工作;
6、工作場所不得吸煙、吃零食、不得打私人電話、不得從事與工作無關事宜;
7、辦公區域的電話鈴聲音量及手機鈴聲必須調至能聽到的最低音量,且在鈴響三聲之內必須接聽;
8、不得在公共場所亂跑、大聲喧嘩、聚集閑談、追逐打鬧;相互交流溝通時,聲音以兩人聽到為準,不得影響第三人工作;
9、不得在公共場合拉手、扒肩、背手、抄手、挎胳膊、吹口哨、打響指等;
10、集體活動等擁擠場所,應注意公共秩序,排隊等候;
11、愛惜使用并妥善保管辦公用品、設備等;桌面物品擺放要整齊有序,不得擺放與工作無關物品,離開座位應將座椅歸位。下班必須將所有文稿放置妥當,以防遺失、泄密;
12、下班后離開辦公室時,請關閉自已的計算機和相關電源,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防止資料泄密,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不得使用他人的電腦或翻看其文件、資料;
(四)、言語規范
1、員工語言規范的原則是:除特殊要求外,上班一律講普通話,語音純正、用詞得當、語言溫和、語言規范,不說文明忌語;
2、經常使用十六字文明用語:“您好”、“請”、“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再見”;
3、使用“五聲”、不用“三語”,五聲:送聲、迎聲、致謝聲、問候聲、謙聲;三語:蔑視語、斗氣語、煩躁語;
4、做到“六不講”:不講低級庸俗口頭語、不講生硬唐突語、不講諷刺挖苦語、不講有損他人人格語、不講欺騙糊弄語、不講傷害他人自尊語。
身為一名業務人員,最大的責任就是敢于去承擔,搜集一切可以進行銷售的機會,有很強的執行力。
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認真分析對手和自已的差距,找出突破口!對上級唯命是從,對下屬團結友好。凡事以公司的利益為重!吃苦耐勞,積極向上,反應有效信息,團隊作戰~企業是國民經濟的細胞。企業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為美好社會出力奉獻。
答:這怎么說呢.其實本身就是企業的責任,只是以前沒履行而已。
個人首先是社會中的人,個人和社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個人首先要有服務社會,回報社會的意識。每個人都有社會的前進和進步,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光和熱,積極地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企業的社會責任的具體內容
1.對員工的責任。企業對員工承擔的社會責任有:
(1)按時足額發放勞動報酬,并根據社會發展逐步提高工資水平;
(2)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加強勞動保護,實現安全生產,積極預防職業;
(3)建立公司職工的職業教育和崗位培訓制度,不斷提高職工的素質和能力;
(4)完善工會、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制度,培育良好的企業文化。
2.對債權人的責任。
3.對消費者的責任。企業對消費者承擔的社會責任主要有:
(1)確保產品質量,保障消費安全。
(2)誠實守信,確保消費者的知情權。
(3)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及時為消費者排憂解難。
4.對社會公益的責任。企業對社會公益的責任主要涉及慈善、社區等。
公共衛生專業人員承擔著以下社會責任:
預防和控制疾。汗残l生專業人員的首要任務是預防和控制各種疾病,保持公眾健康和安全。
保證食品安全:公共衛生專業人員需要監督和管理食品生產和配送過程,以確保公眾食品安全和衛生。
改善環境衛生:他們應該關注社區環境狀況,并采取措施來改善它,從而減少公眾的健康風險。
教育公眾:他們需要向公眾普及健康知識,引導公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公眾健康素質。
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公共衛生專業人員需要應對各種公共衛生危機,包括流行病、自然災害、恐怖襲擊等,以保障公眾健康和安全。
進行研究和分析:公共衛生專業人員需要對各種健康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以制定更為有效的公共衛生政策和措施。
提供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專業人員也需要提供醫療服務,幫助患者預防和治療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
(1) 每個公關從業人員必須使自己的公關實踐和理論符合我國的憲法、法律和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
(2) 在任何情況下,公關從業人員必須做到全心全意為我國的社會主義事業服務,應該考慮到有關各方的利益,首先應該考慮社會公眾的利益,同時也應該考慮自己所在組織的利益。
(3) 公關從業人員在進行公關活動時,力求真實、準確、公正和對公眾負責。
(4) 從事各種專業公共關系的專職人員應該在借鑒、鉆研和實踐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自己的公共關系業務水平。
(5) 公共關系教育工作者應該以一種嚴肅認真、誠實的態度對待公共關系高等教育和普及教育。
(6) 公關從業人員不得為了個體利益故意傳播虛假的或使人誤解的信息。
(7) 每個公關從業人員不應該有意損害其它公關人員的信譽和公關實務,如有違反應當向自己所屬組織反映。
(8) 公關從業人員一得借用公關名義從事任何損公關信譽的活動。
(9) 公關從業人員不得參與不道德、不誠實或有損于本職業尊嚴的活動。
(10) 公關從業人員不得利用賄賂和不正當手般影響傳媒人員真實、客觀的報道。
(11) 公關從業人員在國內外公關實務中應該遵守國家和各自組織的有關機密。
一、愛崗敬業
愛崗敬業是指忠于職守的事業精神,這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礎。
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否愛崗敬業是判斷每個從業者是否有職業道德的首要標志。
愛崗是敬業的基石,敬業是愛崗的升華。
如果不愛崗,就談不上敬業。如果只有一腔熱情,沒有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和忠于職守的實際行動,敬業也就成為一句空話。
二、誠實守信
誠實是指言行思想一致,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諾,講信用,重信用,信守諾言,保守秘密。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會計職業道德的精髓。
誠實與守信具有內在的因果聯系,一般來說,誠實即為守信,守信就是誠實。有誠無信,道德品質得不到推廣和延伸;有信無誠,信就失去了根基,德就失去了依托。誠實必須守信。
三、廉潔自律
廉潔就是不貪污錢財,不收受賄賂,保持清白。自律是指自律主體按照一定的標準,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過程。
廉潔自律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前提,也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
四、客觀公正
客觀是指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去反映,不摻雜個人的主觀意愿,也不為他人意見所左右。公正就是平等、公平、正直,沒有偏失?陀^公正是會計職業道德所追求的理想目標。
客觀是公正的基礎,公正是客觀的反映。要達到公正,僅僅做到客觀是不夠的。公正不僅僅單指誠實、真實、可靠,還包括在真實、可靠中作出公正選擇。
這種選擇不僅是建立在客觀的基礎之上,還需要在主觀上作出公平合理的選擇。
五、堅持準則
堅持準則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
這里所說的“準則”,不僅指會計準則,而且包括會計法律、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與會計工作相關的法律制度。
會計人員在發生道德沖突時,應堅持準則,以維護國家利益、社會公眾利益和正常的經濟秩序。
六、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是指會計人員通過學習和實踐等途徑,持續提高會計職業技能,以達到和維持足夠的專業勝任能力的活動。
作為一名會計工作者必須不斷地提高其職業技能,這既是會計人員的義務,也是在職業活動中做到客觀公正、堅持準則的基礎,是參與管理的前提。
會計職業技能包括會計理論水平、會計實務操作能力、職業判斷能力、自動更新知識能力、提供會計信息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以及職業經驗等。
七、參與管理
參與管理是指間接參加管理活動,為管理者當參謀,為管理活動服務。
對會計工作來講,參與管理就是要求會計人員積極主動地向單位領導反映本單位的財務、經營狀況及存在的問題,主動提出合理化建議,積極地參與市場調研和預測,參與決策方案的制訂和選擇,參與決策的執行、檢查和監督,為領導者的經營管理和決策活動,當好助手和參謀。
八、強化服務
強化服務就是要求會計人員具有文明的服務態度、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優良的服務質量。
會計人員待人處世的態度直接關系到工作能否順利開展和工作的成效。
強化服務的結果,就是奉獻社會。任何職業的利益、職業勞動者個人的利益都必須服從社會的利益、國家的利益。
如果說愛崗敬業是職業道德的出發點,那么,強化服務、奉獻社會就是職業道德的歸宿點。
上一篇:風控人員的素質要求?